張RL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法學
香港大學 普通法
香港大學 企業與金融法
新加坡國立大學 法學碩士
\\ 是否要讀LLM //
大家肯定都查過很多相關的資料,好與不好心里都有個大概的判斷。我的考慮很簡單,不想繼續國內的教育,覺得本科學位不夠。轉專業要考GRE,讀JD的話成本太高,畢業回國JD和LLM區別只是在于LLM能否跨過國內好所錄取的門檻,(因為JD的錄取是比較容易的)但只要LLM進去,和JD的工資起點是一樣的。未來升遷的機率就看個人努力程度了。所以為什么不讀LLM呢?至于時間短留學體驗不完整這樣的問題是不會存在的,因為雖然9個月畢業,但去美國讀的學生一般要考BAR,可以在美國OPT合法滯留一年時間,很多人都會待多一年。所以等于兩年才回國,感覺很多人待到那個時候也待夠了。
\\ 去哪里讀 //
身邊同學大多去了美國。我選擇了香港。不是很沖動的選擇,是真的考慮了很多。香港花費比美國少一半,港大的名字很響,美國哪怕T15的學校國內很多人都不知道。如何能在第一時間就抓住人的耳朵很重要,所以我覺得港大比一些美國學校能滿足我的要求。當然了,香港不能考BAR,但想想看如果你回國在內所做,港大LLM是足夠的,除非一定要到北京上海之類的TOP內所。但是不管怎么說有BAR總比沒BAR好,小伙伴們謹慎考慮。選擇香港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已經去過美國了,那種想去“看一看”的心情已經沒有了。NUS也錄了我,本來真的是打算去NUS的,覺得新加坡比較適合女生,畢業后留個幾年還能拿身份。但打開網頁一看今年的學費比去年漲了5萬RMB,覺得略反感,也比HKU貴5萬。心想HKU和NUS哪有差5萬塊的道理?而且要拿身份的話就要做很低端的工作,你本來在國內可以當律師,去了就要做paralegal和in house,一做做五年時間,為了一個身份。換言之,如果你還追求點事業,還是回國內吧。而且港大MCL的課程很好,與CFL都是FULLTIME的專業,內容主要是寫論文,MCL還有CASE可以讀。MCL是和LLB, JD一起上課不分開curve的,分數不會很好看但真的能學到很多東西。相比之下MCL會更適合大部分內地學生。
\\ 是否要找中介 //
我大二的時候知道的NANA(名校工坊),因為有師姐介紹,接觸后覺得找中介的話基本就是NANA了。其實要搞清楚在申請過程中自己是什么角色,中介是什么角色。不是說簽了中介之后自己什么都不管不顧,畢竟是自己的申請,自己的文書,好的申請一定是要和中介配合好的。我在申請時是WENDY姐負責我的文書,我會把框架寫好,把我要表達的意思說明白,她幫我修改,給我提很多建議。本來文書11月份就寫好了,但申完NUS后我又重寫了,可能因為本來就是追求完美很糾結的性格,所以直到1月初申HKU的文書才最終確定。這個過程中WENDY姐幫了我很多,給她的郵件總是回復的很快,她幫我寫的推薦信質量很高,主次分明,我想說的她都寫出來了。我跟她溝通時表明我不想要太華麗的語言,要樸實誠懇的感覺,不要很多空洞的形容詞,希望用事例來展現我是個怎樣的人。她都幫我完成了,所以很感謝她。
\\ 申請注意事項 //
申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很多人都說過,但我覺得不是指開始申請那一年,是從大二開始就要慢慢努力的事。申香港新加坡GPA非常重要,托福97分就可以,但托福考到104左右,其他背景強一點,MCL全獎(18萬RMB)就很有可能砸中你。相比于美國,感覺香港更看重硬件,你的客觀數據(考試成績)是最有說服力的。比起很多雜七雜八的課外活動,還是刷分數比較有用。所以合理分配時間精力很重要。
\\ 關于港大 //
目前所知,港大今年從內地至少招了80多個LLM(全部專業)。有來自很響亮的名校的,也有像我這樣雙非的本科。沒有說一定要多牛逼,你的努力是你的結果匹配的。你努力到那個程度自然會開花結果,不用焦慮,也不用想太多。ANYWAY, 說了很多個人見解,別人的意見聽聽就好,還是要自己做決定。祝大家申請順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