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曙橙風教育 (名校工坊約稿,轉載請注明出處,更多文章請關注 blog.sina.com.cn/nanaliuxue)
英國萊斯特大學的媒體與傳播學院共有6個專業,媒體與廣告,媒體與公共關系,大眾傳播,全球化傳播,新媒體,以及媒體傳播學研究。但是媒體傳播學研究專業自今年起不再招生。這幾個專業之間相通性很大,授課老師不會局限于某一個專業,選修課也是一起選,有一些大課是幾個專業的人一起上。
在介紹專業課程之前,我先說一下上課時間。英國的碩士雖然只有一年,但是真正上課的時間更短。我是2013年入學的,2013.9.30開學,第一周是新生歡迎周,不上課。10月7日是第一周,12月13日放圣誕節假期,期間第一學期只上10周的課就放假了。第二學期是從1.27到3.28,只有9周,然后復活節假期又放一個多月,5月5日開學,第三個學期只有一周的課,剩下的是考試,但是傳媒專業基本都沒考試,所以基本上算5月中旬以后就再也沒有課了。5月份開始寫畢業論文的開題報告,9月30之前交論文,第二年的一月底畢業典禮。很多同學以為英國碩士只有一年,其實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拿到畢業證,之后辦學歷認證、留學回國證明也需要兩三個月。如果不去參加畢業典禮,學校會郵寄畢業證,大約會1到3個月能寄到家,這取決于你家所在的城市及個人人品,因為每年都有一些人的畢業證在路上寄丟了。我讀的全球化傳播專業。這個專業沒有考試,所有的課程考核方式就是交論文,必修課字數在三四千之間,選修課在2500到3000之間。第一學期有三門課,第一門課是跨國關系與傳播,這門課是由五個老師上,平均每個老師上2節課。課程的leader叫Jessica Bain,是個澳大利亞人,非常年輕友善。她主要講發展傳播學的相關內容,其他老師會講到傳播學框架內經濟、跨國傳播、亞歐傳播學實踐、人道主義廣告等內容。這門課每周都有一個小組討論,每周都要交一個600子的report,小組成員一起完成。周末要交一篇三千字的論文,老師會給10個題目,分別和每一節課程相關,同學自選其一。論文截止日期在圣誕節假期之前,我這一級是12月13日,所以這個論文是非常趕的。第二門課叫全球化與新媒體理論,主要講授以經濟全球化為主導的國家化進程中,傳播學領域涌現出的相關理論,也會涉及到一些非常有爭議性的領域,比如同性戀等。這門課的老師叫TracySimmons,她是個非常獨特有個性的人。英國各個領域每年會進行各種罷工,大學教師也不例外,Tracy就是英國高校罷工聯盟的某個重要人物,她至少罷工過四次(一個學期只有10次課)。但有時候她會把課補上,但大多數時候會一節課講兩節課的內容來把課程進度趕上。她講課有一點口音,剛開始很難聽懂,而且她講課思維邏輯跳躍非常快,所以想要聽懂她的課要在課前花很大的功夫。這門課的期末論文有四千字,總體上講這門課的難度比前面那一門大很多。論文的截止日期是在一月初,也就算圣誕節之后。第三門課是學院內的大課,媒體與傳播學研究方法,是和廣告、公關、新媒體專業的人一起上,每節課會講授一種研究方法,全面的介紹各種定性、定量的研究方法,以及教授一些研究輔助的軟件。這門課幾乎每節課的老師都不一樣,也會有上機課。這個課的考核方式為兩項,第一項是小組作業占80%,每個小組有六個人,做一個內容分析法的研究,共同完成3000字的研究報告,這個報告是在11月底交,而且涉及到SPSS的定量分析,也是很難的。第二項作業是在電腦上用NVIVO軟件做,成績占20%。第二學期的課程有兩種模式,第一種是一門必修加四門選修,第二種是兩門必修加四門選修。所有人都必須選的一門課是選修課可選的范圍有十幾門,最熱門的課會有將近三百人上,像是digital media in everyday life,是一位菲律賓老師開的課,他看上去非常像中國人,而且他講的英語也比較像中式英語,完全是亞洲人的邏輯思維,所以中國學生聽課比較容易;還有一個非常熱門的課時criticalapproaches to consumer culture,這門課的老師叫Peter,是我們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,他講課十分幽默風趣,非常和藹,大家都很喜歡他。最關鍵的是,他給學生的論文打分比較高。還有一位中國老師,開的選修課是關于中國媒體的,比如Chinese media in global context,這位老師也必很和善,會講到中國媒體體制內的一些議題。選修課很多,選哪一門比較看個人興趣所向,每一個選修課只上5周,前面說過第二學期共有10周,所以有的選修課上前五周,有的選修課是在后五周。英國一年非常短暫,這期間除了上課還有圣誕節、去歐洲旅游,學習的時間比較短暫,但是課程作業也很繁重。每一門課都有很長的書單,尤其是寫論文之前要讀大量的書。學習方法呢,主要就是多讀書,做好預習,上課才能聽得懂。如果想多學東西,其他專業的課都可以去蹭課,選修課也可以多上一些。萊大傳媒學院99.9%都是中國人,平時說英語的機會很少,所以多和英國人交朋友,多參加學校活動,加強口語。英國是一個非常有歷史文化底蘊、充滿浪漫氣息的國家,要多走走看看,增長閱歷,畢竟留學生活不只是學習,也要體驗當地文化。就業前景的話,主要是媒體和廣告公關公司,有些人會留在英國找工作,去一些傳媒公司或者一般公司的公關部。回國的人占大多數,去新聞媒體、外企的人比較多,也有人考公務員或者考銀行之類的。我當年出國的時候是找的中介非常靠譜,尤其是文案,幫我寫的一些文書非常好。我的那個留學顧問也很負責,能非常高效地幫我解決問題。找中介的話,從選校、申請到后期的簽證、申請宿舍,他們都能幫你辦好。如果自己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較高的英語水平,也可以不用中介自己申請。
再次感謝作者大大的熱情分享^ ^